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告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李德顺教授、文兵教授等参加第十九届中国价值哲学大会

发布日期:2017-11-03     点击量:

2017年10月13-15日,第十九届中国价值哲学大会在杭州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5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会长李德顺老师和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文兵教授,以及哲学系辛锋老师、倪寿鹏老师参加了本次大会。                 

                 

      李德顺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人类共同价值”,这是在当代世界多元主体的背景下,从最高层面上提出来的一种目标和构想。这种理念将引领人类推进全球化,使世界文化走向“和而不同”。但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必须对世界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精准把握,才能使这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达到预期效果。他相信通过此次大会,一定能在理论上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文兵教授以“拉兹关于价值普遍性的形式分析及其局限”为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他认为,二十世纪以来,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拒斥以及分析哲学对本质主义的破解,加之价值观念本身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性,似乎使价值的普遍性的观念难以为继。拉兹作为分析实证主义的代表却强调价值的普遍性,并力图将之与价值的多样性统一起来。拉兹的“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虽然肯定了价值存于主体对于对象的评价之中,但这个主体仍然是康德意义上的“人是目的”中的这个抽象而空洞的主体。可见拉兹的理论是有局限性的。

      本次大会还不拘一格,让青年学者在大会第一时间段作主题报告。倪寿鹏老师以“从‘人类共同价值’到‘中国价值’——与叶险明教授商榷”为题向大会进行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认为,叶险明教授发表在《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的《“共同价值”与“中国价值”关系辨析》一文力图澄清人类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中国价值的区别与联系,其出发点是建设性的,也提出了一些较为敏锐的见解,但是,该文未能从哲学元理论高度展开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使得作者在几个重大问题上得出的观点都值得商榷。他针对叶文提出了三点商榷意见:1.人类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的关系不能仅从语境去划分,应立足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指出二者背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2.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价值并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国价值应展现、落实并丰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3.在国际交往中走出冷战思维,追求跨意识形态的合作共赢,这种“求同”恰恰是以“存异”为前提的,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辛锋老师则以“品味:基于审美价值的生活之境”为题在分组讨论中与本组学者进行了友好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对推动价值哲学学科发展、促进价值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