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哲学百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大哲学百科 -> 正文

哲学专业课程改革标志性成果介绍

发布日期:2019-11-20     点击量:

哲学专业课程改革标志性成果:

哲学专业自2002年设立以来,一直坚持教书育人为教师工作的第一底色,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改革,推进课程培养模式的现代化、多样化与特色化。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哲学专业精心设计了“哲学专业引导系列课程”,通过“哲学导论”、“哲学方法论”、“哲学剧场”等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有序引导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之中培育与构建哲学思维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表演、调研、现场实践教学、师生论辩、师生晨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哲学课程的学术特点,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哲学专业教师还积极参与了学校各类通识课程的建设,并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通识视野,通过“哲学史”课程熏陶学生的历史价值认知;通过“哲学专题”类课程建构学生的科学价值思维;通过“哲学原典”类课程训练学生的思辨价值理念;通过“哲学语言”类课程开拓学生的国际价值视野。通过哲学素养的晋升,确保学生以哲学知识为底色,以哲学思域为基础,具备高屋建瓴的问题宏观理念与辩证多元的知行学习能力。

1. 哲学导论

本课程自2007年开设,至今已经开设十余年头,作为哲学系本科生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承担着使大一新生了解学科内容,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的任务,为进一步的学习研修打下基础。本课程依据国际通行的内容编排方式,参照国内外众多哲学导论类教材,设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心灵哲学等多个板块,力求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哲学研究,尤其是当代研究中处理的主要问题,避免以教师的专业领域和观点代替哲学本身的结构。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于基本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保证学生对相关内容有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阅读相关经典文献,既灌输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哲学思考的强度。进而,组织学生做报告和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写作、语言等多种能力。近年来,本门课程还加大了学习过程的考核,以考卷、论文等形式及时检验学习效果,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式复习,促进学生一贯地学习积极性。多年的教学效果表明,经过哲学导论学习,学生大都更新了对于哲学的认识,撇除了学科成见,端正了学习态度,对于后面课程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部分同学的哲学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和其他学术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 哲学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是由李德顺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有:孟彦文、李春颖、张浩军、钱雪松、刘震、宫睿等)先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尝试,后转移到本科课堂教学的一门先锋实验课程。该课程从探讨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掌握哲学方法。课程共分为四个环节:实地观察、文本观察、案例分析训练和综合训练,每一个板块都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相应的理论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如“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训练”板块的主题是社会时下的热点问题,或者是由同学们自主选择的其他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习从实际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真正的理论问题并进行分析;“文本观察和综合训练”则注重训练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论分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本,分析文本,领会哲学的理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特质,同时锻造学生的哲学分析能力。在综合训练之余,师生讨论针对多个主题进行哲学思维研讨训练(2018年课程讨论题目:第一次讨论主题:我是什么?包含肉体与心灵,自我同一性,忒修斯之船,自由意志等问题。第二次讨论主题:世界可以被认知吗?由逻辑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切入,讨论主观与客观,经验,逻辑等问题,运用缸中之脑等思想实验。第三次讨论:我应该做什么?何谓道德?由电车难题及其四个延伸问题切入,讨论伦理问题,主要涉及功利主义与美德伦理的区分。第四次讨论:人工智能,鼓励学生任选角度。)

该课程目前已经完成授课9学年计18个学期,选课学生总数达2000以上,教学效果良好。以李德顺老师带领教学团队将该课程打造成了一门“知”、“思”、“言”、“行”合一的生动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去体会把握哲学之思与用的魅力与能力。在深受学生欢迎的基础之上,《哲学方法论》课程记录和材料已经整理出版第一辑,《走近哲学:练就发现的眼睛》,2013年9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生动、形式多样、贴近生活,一改哲学专业书籍的艰涩,获得读者广泛好评。

3. 哲学剧场

《哲学剧场》是哲学系自2017年起设立的探索性课程,该课程的设立旨在突破固有的理论化教学模式,转而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来接引刚入校的本科生感受哲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发现哲学的魅力。

情境化教学模式,主要由三个环节搭建起来。

首先,是课程的预先准备、组织,其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的分组以及角色植入。课程伊始,教师会将学生划归为若干组别,并为各组分配不同的哲学流派作为贯穿学期的固定角色。整个学期的课程,要求各组学生在各自的固定角色下,自主研究角色的思想体系,并以该角色的思想作为本组固定立场,进行发言讨论。学生对于固定角色的理解深度,将成为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是课程的展开过程,可称之为“情境展开”。教师在授课中,将提供若干个“话题”,要求各组学生基于其固定角色,对话题进行准备,发表符合角色立场的看法,并在各组之间组织汇报、交流、辩论等活动。“话题”的抛出,旨在引导学生对各自的角色形成更深入的认识,亦使学生对其他组的立场有所了解。

最后,是课程的最终成果,可称为“情境汇演”。基于各组对固有角色的自主研究,以及教师利用“话题”的层层引导。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会对其角色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并对其他组别的角色产生一定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将给出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思想事件”,要求各组学生基于本组立场,综合其他组的资源,思考本组角色在思想事件中的合理态度,由此对思想事件进行重组改变,形成一个短剧,并在最后一节课上表演出来。

按照设想,此种“情境化教学”模式将突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也将突破以学生为主的“讨论”模式,转而形成以经典作为规范、以教师作为引导、以学生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学新模式。一来防止“讲授”模式因师生脱节而导致的流弊——“一言堂”,二来防止“讨论”模式因缺乏收摄而导致的流弊——“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