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通告 -> 新闻资讯 -> 正文

北辰论坛第十八讲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19-04-28     点击量:

2019年4月19日10点,由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的北辰论坛第十八讲——“柏拉图《智者》中的双重本体论”(Plato’s Argument for a Two-Kind Ontology in the Sophist)——主题讲座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10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法国青年柏拉图学者、目前就职于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的Pauline Sabrier副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哲学系张浩军教授主持。人文学院苏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鑫博士等多名教师,我校各院学生及校外来宾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Sabrier博士指出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即认为柏拉图在《智者》中修改了自己早期持有的将事物划分为“运动的”和“不运动的”的观点。这一观点与柏拉图持有的“理念论”相契合,即“理念”是“不运动的”事物,而可感物则处在“运动”之中。Sabrier博士指出,如果柏拉图在《智者》中修改了自己的立场,认为“同一事物”既可以被描述为“运动的”也可以被描述为“不运动的”,那么柏拉图早期理论中所持有的“双重本体论”(即事物可以被归入“运动的”和“不运动的”两大类)的观点就必须被放弃。与这一流行观点相对。Sabrier博士将自己对《智者》相关段落的解读称之为“非指涉同一事物”(Non-Coreferentiality Reading)的解读,即她认为柏拉图从未用“运动”和“不运动”来描述同一个事物,他总是将二者用于不同的事物。如果这一解读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柏拉图在《智者》中并未修改自己的观点,而是深化了对“运动”的理解(包括了“理智”的运动)。换言之,柏拉图在《智者》中对“运动”和“不运动”的讨论与他的“理念论”是相融的。而这为我们更加合理的评价柏拉图的哲学及其方法论提供了一把钥匙。

Sabrier博士的报告结束后,张浩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对柏拉图《智者》中的“存在”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之后,大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Sabrier博士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最后,与会老师和同学与Sabrier博士合影留念,为本次学术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苏峻

图:张文